主页 > 聚焦改革 > 全局改革

徐景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对策

时间:2021-07-24 01:21

“中等收入陷阱”是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2006)》提出的概念,达到中等收入的经济体往往陷入了经济增长的停滞期,拉丁美洲和东南亚各国先后出现这种状况,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除了具有资源优势的国家以外,只有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这样庞大的经济体在达到中等收入之后,如何避免经济停滞,保持持续增长,世界没有先例。

             

经济滑落的原因

 

 

中国2012年人均GDP达到5432美元后,经济增速从20119.2%滑落至2012年的7.8%2013年的7.7%2014年的7.4%2015年三季度的6.9%

                      

对经济滑落的原因,认识基本一致。一是出口增长回落,1978年至2008年中国商品出口年均增长23.8%20082014年年均增长仅6.2%

 

二是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980年至2011年年均增长20.7%2011年至2014年年均增长18.1%,其中2014年仅增长14.9%。分项来说,基础设施投资债务累累,制造业投资产能过剩,房地产投资顶峰滑落。

 

三是消费疲软,1979年至2013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6%。我国最终消费率从1981年的67.1%降至2014年的51.2%

 

 

投资拉动惯性

 

 

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经济不靠内需,而靠出口和投资拉动,必然不可持续。

 

2007年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010年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再次强调:“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中央的决定、中央的建议说得很正确、很清楚、很到位,但是写在纸上的,报告里说的,是给大家看的、听的,不是做的。

    

从中央到地方依然坚持投资拉动。2008年金融危机中央出台4万亿,地方政府举债20万亿,都是投资基础设施。2015年七大工程420多个项目,总投资超过10万亿。

 

国务院已批准39个城市建设地铁,扩建内陆机场60多个,新建机场30多个。航空项目投资达到800亿美元。今年二个月就批了28条铁路。预计今年拉动基建投资规模将突破15万亿。

 

 

起草、修改、争论多年,终于2013年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规定:“实施全国统一的居住证制度,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2014年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两个文件都要求 “努力”, 提出“1亿左右”的数量指标也没有落实的措施。

 

中国经济增长要靠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改善民生、健全保障,这似乎没有分歧,但是做起来却南辕北辙,这是为什么?

 

中国改革僵局

 

中国改革陷入僵局,牵一发动全身。中国改革既要确定明确的目标,又要解决实现的路径和方法。

 

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五规划的建议》确认:“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从现在起到2020年只有5年时间就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那么,究竟什么是全面小康社会,那就是发展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那什么才是惠及全体人民呢?这必须制定量化的可衡量、可考核的指标。国民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不等于惠及全体人民。真正惠及全体人民的目标应该是建立覆盖全民的平等的福利社会。

 

我们称之为社会主义国家,就是以社会公共利益至上为主义,而区别于人类历史上以某个阶级、某部分人利益至上的社会。所以社会主义一定是惠及全民的福利国家,当然福利水平决定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根据中国的国情,我们不能建设高福利的国家。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国特色的福利国家。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也就是福利国家。全面小康社会也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的深刻教训就是一直以GDP为目标,重经济、轻社会,重发展、轻分配,重投资、轻民生,重建设、轻保障,因此我们尽管在民生问题说了许多好话,做了许多承诺,就是没有把建设覆盖全民的平等的福利国家作为党和政府的目标,结果流于空泛、碎化、表面,收入分配不合理、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民生问题越积越多。

 

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价值目标、指标体系、制度建设、分配方式、利益格局、工作重点都要改变。

 

全面小康的价值目标是建立惠及全民的福利国家,就要围绕民生建立指标体系,分配向公共服务倾斜,向农村、西部倾斜,向弱势群体倾斜。国民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翻番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是保障建立惠及全民的福利国家的手段。

 

对长期以来,以GDP为目标,重经济、轻社会,重发展、轻分配,重投资、轻民生,重建设、轻保障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发展模式、分配模式作根本性的改变。

 

 

政府行为扭曲

 

 

改革30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习惯以发展为目标,以投资为重点、以招商为手段,搞开发区、城市建没,修路、架桥、盖楼,这有利于增加GDP,增加财政收入,红色政绩、灰色收入、黑色交易形成强烈的不可遏制的投资冲动。而将公共福利、民生保障看作是负担,尤其是对非户籍人口,设置高门槛,拒绝入户。

 

投资互相攀高,民生互相攀低。造成城市化水平远远滞后于工业化。2.7亿的农民工,既不是农村人,因为工作在城市。又不是城市人,不能享受城市居民的公共服务。农村的基础设施、社会保障水平更差。

 

据百村民生问题调查,将近1/3的农民住着简陋平房、茅草房或窑洞。农村老人以家庭养老为主占79.5%12.6%的老人靠自己,去养老机构的老人仅占5.8。农村医疗享受政府救助的仅占2.4%1/4的农民选择自己买药吃,或者扛着。74.8%农民反映可从医疗保险中保销一部分,但手续繁琐。20.5%的农民反映农村教育条件差,13.5%的适龄孩子不上学,4.5%的孩子辍学。

 

2.7亿农民工加上6.1亿农民,共计8.8亿,占总人口13.6亿的64.7%,这么庞大的群体不能享受均等化的公共福利,城镇人口中东西部,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居民等群体的公共福利的水平差距也很大,何来惠及全民的全面小康?

 

农村和城镇人口的绝大部分,不能平等分享经济发展成果,不能享受均等的公共福利,这就制约了他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这是中国经济滑落的根本原因。一个13亿人口的大经济体,不能靠出口与投资拉动,必须靠内需、靠消费,这已为实践所证明,没有任何争议。但是中国为什么转不过来呢?

 

中央将国民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翻番作为全面小康的目标,对各级政府来说,工作目标、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工作方法还是投资为上,这是提升GDP最直接、最有效的路径和方法。投资民生、增加福利,尤其让农民工入户,对地方政府来说,就意味着增加财政负担。

 

其实增加幼儿园、学校、医院、住房,同样起到扩大内需的作用,健全社会保障、增加公共福利,可以有效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但是对各级地方政府来说,投资直接促进本地的发展,民生刺激的消费并不一定体现本地。投资有收益,民生无回报。再加上项目投资轻车熟路、有吃有喝,改善民生繁杂琐碎、劳心费力。

所以,扩大内需、改善民生、健全保障,叫这么多年收效甚微,惠及全民也就是一句空话。

 

中国前景预测

 

 

中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内政加外交,盘根错节、问题叠加。要全面改革,但改革不可能全面推进,必须找到解决中国诸多问题的一个扣,然后依次解决其它问题。

 

首先,在理念上、目标上,要非常明确全面小康就是建设覆盖全民的平等的福利国家,将改善民生、健全保障作为发展与改革的主线,以求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成为支持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这既保障了经济,又稳定了社会,还改良了政治。

 

其次,在方法上、步骤上,将农民工市民化作为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切入点,各级政府要制定计划逐步解决,中央财政给予支持。农民工入户,包括隨迁配偶、父母、子女,要解决吃、穿、住、用、行、教、医,必然扩大消费需求,同时减少农村人口,为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创造条件。中国的实体经济和过剩产能也能找到出路。

 

再次,在部署上、安排上,要将农村、农业、农民真正作为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中国改革开放前30年靠剝夺农民建立了工业化基础,中国改革开放30年靠盘剝农村土地、农民工劳力迎来城市的辉煌。从基础设施到公共福利,财政资源向城市倾向,农民建校、农民修路、农民办电,农村集体用地与农村集体经济农民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属于农民的宅基地农民没有处置的权利,农民的医疗、养老保障水平极低,6亿多农民的经济社会福利水平不能提升,谈何全面小康?

 

这可是巨大的经济社会政治工程,目标的正义与意义,是推进的强大动力,上靠中央的权威,下靠民众的支持,中靠政府的推动,是有胜算的可能。中国经济、社会、政治逼到这个份上了,此举才能打破僵局、摆脱困境。

 

 

 结束语

 

 

    中国13亿人口,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基本国情。

笫一、依靠出口拉动,达到极限而回落

第二、依靠投资拉动,也难以为继,但惯性不改。

第三、依靠内需拉动,决心不大、措施不力、收效甚微。

 

第四、建设覆盖全民的平等的福利国家,是全面小康的必须,也是拉动经济、稳定社会、改良政治的有效举措。

第五、改革30多年来,已形成以发展为旗号惠及少数人的格局,打破这个格局需要决心、智慧和勇气。

第六、中央权威要用在改革分配、改善民生、健全保障上,得到民众的支持,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条件。

 

第七、继续重经济、轻社会,重发展、轻分配,重投资、轻民生,重建设、轻保障的老路子,经济成果不能惠及全民,公共服务不能均等,大多数人的消费能力不能提高,必然经济下滑、落入陷阱,企业破产、工人失业,社会矛盾加剧,执政根基动摇。

 

第八、建议制订民生长远规划,改变一年办几年实事的零敲碎打的做法,目标化、制度化解决民生保障,为建设覆盖全民的平等的福利国家,为真正惠及全民的全面小康打下基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