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改革动态 > 本会新闻

2006年经济体制改革大盘点

时间:2021-07-24 01:13

专题

编者按:中央在强调坚持改革方向不动摇的同时,更强调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注重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消除不利于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不利于科学发展观、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体制机制障碍,成为2007年改革重头戏。

 

以改革促进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

 

2006年初,中央领导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工作部署上,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多个推进改革的文件,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研究了若干关系全局和涉及长远的改革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也加大了对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力度,推进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以及投资、价格、邮政等体制改革。总体上,重视和加强改革工作的局面继续巩固。

 

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与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所有制结构进一步优化

 

2006年,中央企业中有918家进行了重组,中央企业总户数由国资委成立时的196家减少到目前的161家;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加快,中工国际、保利地产、中国建材在海内外上市;16家国有独资公司开展建立和完善董事会试点;第二批74家中央企业推进了分离办社会职能的改革。实施东北地区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电力行业基本实现厂网分开;邮政体制改革全面启动,邮政政企分开和监管机构组建工作基本完成;铁路、民航、交通、烟草、水务等领域改革继续推进;城镇供热收费制度改革从2006年冬全面推开;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进一步完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进一步改善。

 

生产要素市场化程度稳步提高,现代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

 

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企业年金正式进入A股市场;在全流通的机制下重新启动股票发行工作,并推出了权证、非公开发行股票等创新产品;期货交易品种继续增加,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成立;企业债券发行规模稳步扩大。

土地市场。全面加强土地管理和调控,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总价款全额纳入地方预算,建立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统一公布制度。

劳动力市场。国务院发布《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做好农民工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政策措施;累计12个省市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的二元性质划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

商品市场。一些省市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的试点稳步推进,粮棉购销市场化格局进一步巩固。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取得新成效,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稳步推进。

 

财税、金融、投资、价格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宏观调控体系进一步完善

 

财税体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收缴、政府采购等项改革进展顺利;全国已有18个省份实施了“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28个省份实行了“乡财县管”改革;从2006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制定出台了烟叶税条例,彻底废除了农业特产税税种;调整和完善了消费税、资源税和房地产税收政策,提高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金融体制。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成功上市;农村信用社改革继续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稳步进行;《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发行A股。

投资体制。企业投资自主权进一步落实;政府投资引入竞争机制的委托咨询评估体系运转正常,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制度继续改进,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试点范围继续扩大;投资调控和监管体系继续完善。

价格体制。出台石油综合配套调价方案,提高成品油价格以及汽、柴油和航空煤油出厂价格;继续实施煤电价格联动机制;一些地区通过完善水价类别、实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计量制度等,促进水资源节约利用和合理配置。

 

社会事业改革有序展开,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教育体制。从2006年春季开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在西部地区全面实施,西部地区受益学生达到4880万人,东部一些地区也主动实施了这一改革。

卫生体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部际协调工作机制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进展顺利,至2006年9月底,全国已有1433个县(市、区)开展了试点,4.06亿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80.49%;国务院下发《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各地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

文化体制。中央发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意见,标志着经过两年多的试点后,文化体制改革已全面推开。

就业体制。各地区、各部门继续完善体制机制,组织实施了一系列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的专项行动,2006 年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提前完成。

收入分配制度。中央下发了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等,开始逐步建立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国务院决定对石油开采企业开征石油特别收益金,平衡行业间收入分配关系;解决农民工工资过低和拖欠问题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社会保障体制。全面启动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做实个人账户试点工作,8个扩大试点省份的试点方案已经国务院批准;在制度上实现了各类企业职工的工伤保险全覆盖;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至20069月底,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8242万、14966万、11001万、9447万人和6174万人,分别比上年底增加755万、1183万、353万、969万和766万人;城市低保的保障功能进一步增强,农村低保制度建设步伐加快;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完善。

 

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依法行政全面推进

 

在推进政企、政资分开的同时,政事、政介(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步伐加快;各地加大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纲要》的力度,大部分部门和地方出台了贯彻"纲要"的实施意见;继续贯彻《行政许可法》,进一步清理、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完善核准、备案制度;按照中央《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更好地为基层、企业和社会服务;行政问责制度进一步强化,不少地方建立和完善了岗位责任制、首长问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过错追究制等一系列制度;政府网站普及率显著提高,各地电子政务建设扎实推进,全国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初步形成。

此外,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范围继续扩大;外贸、外资、外汇和"走出去"管理体制继续完善,我国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

 

2007年经济体制改革展望

 

2006年各项改革,进一步优化了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继续完善。但制约近中期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主要是:低水平盲目投资反复出现,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制约的矛盾日益明显,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行业和人群之间收入差距有扩大趋势,对外开放面临新挑战等。在体制方面,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不充分,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展望2007年乃至稍长一段时间,改革的重点任务应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继续围绕消除不利于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改革,重点是完善所有制结构、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转变政府职能

 

以理顺产权关系为着力点,完善所有制结构。落实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相关意见,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增强国有经济的导向作用;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推进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增强企业活力;着力培养和积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加快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和企业重大决策失误追究等制度,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深化石油、电力、电信、民航、邮政、烟草、盐业和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推进国有资产重组,努力形成竞争性市场格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消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落实既定的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以提高生产要素市场化程度为重点,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推进证券发行、交易、并购等基础性制度建设,促进上市公司、证券经营机构规范运作;完善市场功能,拓宽资金入市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展壮大中小企业板块,加快建设创业板市场;完善企业债券发行管理办法,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

规范发展土地市场。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建立土地出让增值的共享机制,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严格界定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经营性基础设施用地实行有偿使用,完善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和非经营性用地公开供地制度。

加快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快户籍登记、就业管理、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相关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促进劳动力在城乡、区域、行业间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在大力发展要素市场的同时,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和市场竞争秩序;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通过道德建设、产权改革和法律约束三管齐下,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促进政府正确履行经济调节职能,优化市场监管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继续完善国家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协调运用的宏观调控体系。与此相关,要继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完善投资调控和监管体系。

 

继续围绕消除不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改革,重点是财税、金融、价格改革

 

着眼于健全公共财政体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推进政府收支分类等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提高预算的规范性和透明度;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近中期,要积极推进相关税制改革,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加快推进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改革、稳妥推进物业税改革、适时开征燃油税、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完善资源税制度,从而加快建立有利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税收制度。

着眼于提高金融业竞争力和健全金融调控机制,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推进金融企业改革。巩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成果,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股份制银行;合理确定政策性银行职能定位,健全自我约束机制、风险调控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加快其他商业银行、邮政储蓄机构等金融机构改革;加快建立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又符合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稳步发展多种所有制中小金融企业;完善金融机构规范运作的基本制度,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

进一步完善金融调控和监管体系。积极发展货币市场,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继续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汇率形成机制;规范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加快建立存款保险、投资者保护和保险保障制度;建立金融风险识别、预警和控制体系,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着眼于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近中期要推进电力、石油、天然气、煤炭、水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完善环境保护和资源补偿收费政策,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创造更为有利的价格体制条件。

此外,要着眼于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加快“走出去”步伐,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完善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体制。

 

继续围绕消除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改革,重点是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教育和卫生体制改革、农村改革

 

围绕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深化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就业方面,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有效发挥政府对就业的指导和调节作用;建立健全劳动保护法规和争议调解机制,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做好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工作,加快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

收入分配方面,做好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工作;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调控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建立健全工资增长和人工成本约束机制,实行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双重调控;加强居民收入分配监测体系建设,提高收入分配宏观调节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社会保障方面,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员、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为重点,不断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继续推进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工作,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优先解决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积极推进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抓紧制定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条例,确保基金安全。

围绕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明确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促进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面落实对困难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完善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鼓励社会捐资助学;进一步破除发展民办教育的体制性障碍,促进民办教育发展。

围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转换机制、加强监管的原则,抓紧研究制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方案和措施;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药品零差率销售、首诊制和双向转诊等试点;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扩大试点范围,力争覆盖面达到全国60% 以上的县(市、区),并提高大病保障水平。

围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各项涉农改革。继续扩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有条件的地方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试点,暂不具备条件的省份要进一步扩大市、县试点范围,力争五年期间或更长一点时间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统筹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以及农村金融、土地征用制度、户籍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农垦体制、集体林权制度、农技推广体系、兽医管理体制等项改革,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加快城镇化进程。

此外,为突破体制改革的难点和加强改革的统筹协调,还必须选择一些地区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积累经验,提供示范。2007年,要继续推进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深圳经济特区等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并在规范政策的前提下,适当扩大试点范围,加大综合性体制创新力度,充分发挥其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加快全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