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学者观点 > 本会研究员专栏 > 宋晓梧

宋晓梧:地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亟须理顺

时间:2021-07-24 01:11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表示,随着中国经济增速下降,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被掩盖的政府与市场边界不清问题,正在逐步显现。要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起决定性作用,理顺地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很迫切的。

  宋晓梧2月10日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4年年会上,提出上述观点。他认为,现在地方政府公司化的倾向越发严重。地方政府层层下达GDP、投资、招商等经济指标,实际上充当了资源配置的主体,宏观调控被扭曲为中央政府调控地方政府,中央下达的指标往往在执行过程中落空。

  中国市、县两级政府长期在经济发展第一线竞争。宋晓梧称,这种竞争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但是,也导致了诸多弊端,如割裂统一市场、破坏法治环境、产能过剩、生态恶化、权钱交易等。

  以产能过剩为例。地方政府通过零地价、压低水电价格的措施,促进本地企业盲目扩张产能。企业亏损则通过财政补贴给这些企业输血。“多晶硅、光伏的产能过剩就是地方政府为了投资增长造成的。”

  生态恶化亦是如此。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放宽对环境约束, “有的污染企业就是当地招商引资的一把手工程”。

  此外,地方政府竞争要投资,搞自己的融资平台。庞大的地方债务在很大程度上是地方政府投资冲动的产物。

  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宋晓梧建议,政府不仅要弥补市场失灵,还要进一步培育生产要素市场,打破地方行政性市场分割,建设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具体而言,地方政府要确保中央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加强对本地经济社会事务的统筹协调,侧重提供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维护市场公正公平竞争。同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把不该由政府管的事,如企业经营决策等,坚决转移出去,把该政府管理的事项坚持做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