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学者观点 > 本会研究员专栏 > 王一鸣

王一鸣:一季度经济好于预期 有效需求不足仍是主要挑战

时间:2024-04-24 13:44 来源:经济日报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实现良好开局。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行的第174期“经济每月谈”上,国经中心副理事长任王一鸣表示,一季度5.3%的增速,高于去年四季度5.2%的增速,也好于市场的普遍预期,在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的情况下,5.3%的增速来之不易,也为实现全年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奠定了基础。巩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宏观政策要保持相应力度,对当前面临的有效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采取更有针对性的举措。

  王一鸣分析认为,一季度经济增长好于预期,有几方面原因:

  一是供给端和需求端都有明显改善。

  从供给端来看,工业和服务业回升拉动了经济增长。在出口回升的拉动下,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长6%,比去年同期和四季度都有明显回升。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7.3%,拉动GDP增长近2个百分点。在旅游、餐饮等加快恢复的情况下,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7%,工业和服务业合计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93%。

  从需求端来看,主要是消费和投资的改善,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拉动作用。一季度消费保持稳定增长,在去年同期高基数的情况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7%,特别是服务消费加快恢复,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0%,线上消费保持强劲增长,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3.7%。投资增长边际改善,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5%,高于去年全年3%的增速,也比1-2月份4.2%的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在房地产投资仍在大幅回落的情况下,投资保持稳定增长,表明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比较强劲。

  二是四大宏观指标大体比较平衡。从经济增长指标看,无论同比还是环比都在改善,特别是环比增长1.6%,明显好于预期;从就业指标看,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去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从价格指标看,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7%,与去年基本一致;国际收支总体平衡,外贸进出口增长5%。从增长、就业、通胀、国际收支四大宏观指标来看,总体呈现增速较快、就业改善、价格平稳、国际收支稳定的局面。

  三是经济增长的质量有明显改善。王一鸣表示,当前我国正处在转方式、调结构、换动力的关键期。在房地产市场加快调整、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驱动的发展模式加快转变的背景下,经济增长的质量改善取得积极成效。

  从创新发展看,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4%;从协调发展看,需求结构积极改善,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5.5%;从绿色发展看,可再生能源装机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28.2%和31.8%;从开放发展看,在吸引外资、扩大制度型开放等方面采取很多新举措;从共享发展看,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2%,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

  “一季度经济增长为实现全年预期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王一鸣认为,预计今年二季度GDP能够延续一季度的较快增长态势,即便下半年由于基数原因略有回调,全年实现5%左右的预期目标还是有条件的。

  王一鸣认为,有效需求不足,仍然是当前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挑战。有效需求不足会影响居民和市场经营主体的体感温度,再加上价格走低特别是PPI走低,会影响到企业利润和扩大投资的动力,也会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

  在王一鸣看来,价格走低,既有生猪产能过剩消化需要时间、能源价格波动等周期性因素的影响,但更深层次的因素还有三方面:一是疫情对居民、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冲击并没有因疫情消退而完全消失;二是依靠扩大投资和出口的传统发展方式惯性作用;三是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形成的需求收缩效应。

  “巩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态势,宏观政策还要保持相应的力度,要针对当前面临的有效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采取更有针对性的举措。”王一鸣认为。

  从政策发力点来看,财政政策要加大对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的支持力度。比如,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释放近3亿农业转移人口的潜在消费需求;加大对城市更新改造的投资力度,在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的基础上,还可以加大对城市地下管网、城市路网、停车场、充电桩等的投资力度。同时,发挥好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通过财政投入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增加投入。与此同时,货币政策要与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效协同。

  此外,要采取措施释放消费需求,努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在消费领域特别是中高端服务消费领域,进一步放宽准入限制,增加有效供给,更好满足不同群体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

  王一鸣认为,当前我国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期,在房地产等传统动能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减弱的情况下,培育新动能尤为重要。要顺势而为发展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前瞻布局人形机器人、下一代互联网、量子信息、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促进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更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同时,要避免盲目铺摊子、泡沫化,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谈及下一阶段支撑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积极因素,王一鸣认为,主要来自几个方面:

  一是外部需求有改善趋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日将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由3.1%上调至3.2%,世界贸易组织预计全球货物贸易量将增长2.6%,比去年有明显改善。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3个月回升,先行指标预示着全球经济将趋于改善。

  二是中国经济积极因素积累增多。消费延续恢复态势,投资在边际改善,制造业、服务业增势比较强劲,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出现明显的改善迹象。

  三是宏观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积极的财政政策明显加大了力度,而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将对经济增长形成一定的拉动作用。这些政策效应将在二季度和下半年进一步显现。

  从更长期看,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城市发展、绿色转型等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推动中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