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革热度指数的探索(二)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原先被视为部分群体或者精英话语的改革探讨,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公众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更好地关注改革、讨论改革,而且合理的改革意见和建议能够通过政策征求公众意见的方式,被纳入改革政策执行和完善之中。”1月24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彭森在京如是表示。
当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在北京发布了《2018年第四季度中国改革热度第三方评估报告》,公布了全国及分省、分城市、分领域、分维度的2018年第四季度改革热度指数。
彭森在致辞中说:“就现实情况而言,即便意图良好的改革也有可能遭致失败。因此,通过改革热度排行榜,营造一种关注改革、讨论改革的氛围,防止改革话语被少部分人掌控,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表达改革诉求,让更多人的意见能够通过大数据的技术和理念纳入改革政策的执行和完善之中。”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众调查部主任、“改革热度指数”课题组研究员冯楚军说:“任何改革方案或政策,均应置于一种被理性质疑甚至批评的情境中。学习倾听来自基层、社区、民众、媒体和专家的声音,对于赢得支持十分重要,对于改革政策的完善和顺利落实也意义重大。”就“改革热度指数”的评估原则,冯楚军认为课题组主要抓住了“全面性、科学性、独立性、公开性”等逐项内容。
全面性
全面性是指评估的内容要整体反映改革热度的各个构成要素,需要全面、系统反映改革政策的落实情况,而不是侧重于某个领域的改革,或者某项具体政策的改革。如果缺乏重要的评估指标,那么就会影响改革的全面性。
当然,改革任务千千万,是涉及诸多任务的复杂工作,要设计出面面俱到的指标来描述政府改革工作也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在全面性原则指导下抓住主要因素、注重代表性。
科学性
科学性原则是指改革评估应该遵循科学精神,注重指标设计、权重分配、大数据采集各个环节遵循科学精神。一项评估是否科学,和评估的指标、程序、方法是否科学高度相关。
具体而言,指标体系应该反映改革政策的特征;改革评估的指标要概念清晰,减少不必要的误解;对改革政策的测量要科学;大数据的信息采集要全面、精准。
独立性
所谓独立性,就是强调评估从隶属关系、资金来源、利益关系等多方面,不存在影响评估结果客观公正的因素。在评估中,独立性是一种保证评估活动诚实客观、评估结果合理可靠,且个人在执行评估时应该具有怀疑精神、提出观点时不受他人影响的能力。
因此,对于改革评估而言,独立性是重要原则,通过独立性确保评估结果客观、公正。
公开性
评估内容、评估过程、评估结果都向社会公开,便于同行检验其科学性,便于被评估单位获得评估信息,以发现问题所在,提升其改革实施效果。
改革争在朝夕,落实难在方寸。作为推进改革落实的重要环节,改革评估的重要性日益为中央和社会各界所认识,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尝试探索通过第三方评估促改革政策落实。
据记者了解,早在2014年,湖南省就在全国率先制定了《湖南省全面深化改革第三方评估办法(试行)》;湖北省在全国率先尝试引进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但是因为各地区改革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全国范围的评估耗时耗力,所以全国范围的改革评估一直没有开展。如今“改革热度指数”课题组通过大数据的方式,以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为依据,对全国的改革氛围进行评估,对地级市进行排名,弥补这方面的缺失。
总的来看,改革热度指数注重评估的独立性、指标体系科学性、注重公众主体性,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完善改革评估是具有前瞻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