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同志们:
很荣幸受邀参加中国改革论坛。借这个机会,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今年以来经济体制改革进展情况。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改革工作,对改革进行顶层部署、顶层推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先后召开5次会议,对改革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审议通过了年度重点工作安排、改革实施规划和一批专项改革方案。国务院今年以来召开的30多次常务会议,有近20次研究有关改革议题。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重点工作,建立健全改革工作机制,分解落实任务,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人、时间表,推动重点领域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一批带有顶层设计性质的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相继出台,大量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的重要改革举措陆续推出。总的看,各项改革任务落实情况良好,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稳定经济增长水平和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重要领域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新举措。
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新一届政府已分7批取消下放6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一批涉及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生产经营活动许可,以及对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资质资格认定事项被取消下放。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修订出台了政府核准备案的企业投资、外商投资、境外投资项目管理办法,提前启动了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再修订工作,缩小核准范围,简化程序,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加快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落实鼓励引导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推出了80个鼓励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参与的示范性项目。全面推开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将“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126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企业年检改为年度报告公示。
在财税体制方面。中央审议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国务院出台了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中央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提高了5个百分点。在10个省市开展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由去年的220个压缩到今年的150个左右。加快推进营改增试点,今年以来铁路运输业、邮政服务业、电信业先后纳入试点。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将从今年12月1日起在全国推行。进一步完善针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在金融体制方面。稳步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在上海市辖区内放开了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有序放开金融机构市场准入,首批民营银行获准筹建,标志着我国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银行的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正式启动优先股试点,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全面推进创业板市场改革,股票市场“沪港通”试点准备就绪。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试点扩大至全国,有效拓展了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在价格方面。放开了种子、蚕茧、小工业盐、电信业务、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房地产咨询服务、专利代理等26项商品和服务价格,建立了更加灵敏反映成本和市场供求变化的价格机制。改进药品价格管理方式,放开了医保目录中低价药品价格。放松铁路运价管制,铁路货运价格由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上限管理,向社会发出了运价市场化、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的积极信号。出台实施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气价格调整方案、海上风力发电上网电价政策。出台了居民生活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制度。完善农产品价格和市场调控机制,启动了大豆、棉花目标价格试点。
在城镇化和统筹城乡方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户籍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出台实施,并选择62个城市(镇)启动了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稳步推进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30个省份的1611个县市区。
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面。稳步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推出了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商事登记、海关质检便利化等制度安排,新版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特别管理措施由190条调减为139条,提出了自贸试验区进一步扩大开放的31条措施,初步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启动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修订工作,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有序推进通关便利化改革,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广东地区全面实施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在全国范围推广关检合作“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体制方面。加大力度破解择校难题,稳步推进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出台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了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和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出台实施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和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统一。
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大力推进污染防治区域联动。加快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启动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为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管理体制和监管体制奠定了基础。
其他目前还没有出台的年度重点改革,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制定方案,有的已上报国务院待审议决策,有的正在征求相关方面意见。总的看,各项改革都在紧锣密鼓推进之中。
第二,体制改革有力地支持了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各项措施的推进实施,改革成效逐步显现,改革红利逐步释放,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激发了市场活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等一系列简政放权措施的实施,既有力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激活了社会投资创业热情,增强了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也提高了政府履职效率,有力促进了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长继续快于投资整体增长,前8个月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9%,高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5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重继续上升,前8个月达到64.9%,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3月1日起全面推开后,3-8月,全国新登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659.6万户,同比增长15.8%,注册资本(金)10.8万亿元,增长66.7%;新登记注册企业192.7万户,增长61%,注册资本(金)9.8万亿元,增长79.2%。价格改革一系列举措的出台实施,也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价格环境。特别是放开一批过去由政府定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使市场在价格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在促进市场竞争、释放相关行业和企业发展活力的同时,也为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建立大豆、棉花目标价格制度,将过去政府托市直接干预价格,改为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对生产者给予补贴,理顺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稳定了市场预期,合理引导了农民种植,社会各方面普遍给予积极评价。
二是促进了经济稳定增长和提质增效升级。推进“营改增”试点,通过优化税制、缓解重复征税,为产业分工不断深化和服务业加快发展创造了更好的税制环境,成为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举措。据统计,自2012年1月1日营改增试点启动至今,试点纳税人整体减税面超过90%,其中小规模纳税人平均减税幅度达到40%;去年以来,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连续6个季度超过第二产业,今年上半年服务业占比进一步提高,比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第二产业投资2.2和5.2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再如,放开电信业务资费后,电信企业推出了更加适应用户需求、更加便宜的资费套餐,拉低了电信资费水平,促进了信息消费。扩大小微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实施范围,简并增值税征收率,将有效减轻小微企业税负,这都将对稳增长、调结构发挥重要作用。
三是保障和改善了民生。社会事业领域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特别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教育综合改革、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各项举措的落实,对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住房难等基本民生问题发挥积极作用,相关领域社会需求得到有效释放。居民用电、用水、用气等阶梯价格制度的实施,既促进了资源节约使用,也有效保障了居民基本生活需求。随着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推进,社会高度关注的食品药品安全形势和大气污染等环境形势总体稳定趋好,一些突出问题得到初步控制,对老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提供了保障。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改革关键要抓落地等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继续抓好各项改革的落实,确保实施方案到位、实施行动到位、督查检查到位、改革成果到位、宣传引导到位。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突出抓好具有“四梁八柱”作用的重大改革,加快推出方向明、见效快的改革举措。要准确把握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推出的改革举措既要有利于解决当前问题,又要有利于长远发展;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的着力点,优先出台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改革举措,让市场主体切实感受到改革效果;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结合点,把深化改革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让民众在改革发展中得到实惠,提高全社会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