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热点专题 > 中国改革论坛 > 2022年中国改革论坛

王彤宙:全面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

时间:2023-01-10 14:32

尊敬的各位领导、教授、同仁:

  大家上午好!很荣幸能够代表中交集团受邀参加第十九届“中国改革论坛”,大家的精彩发言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结合工作实际,与大家交流一些关于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情、着眼全局、面向未来对国有企业作出的重要部署,为国有企业明确了新的光荣使命、指明了新的奋进方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国有企业该如何全面提升竞争力?我认为,关键在于增强四种能力、弘扬一种精神。

  第一,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科技创新加速推进,正在成为重塑世界格局、创造人类未来的主导力量。对于企业而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唯有创新才能生存,唯有创新才能获得竞争优势,也唯有创新才能让企业行稳致远。

  多年来,广大国有企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抢占核心技术制高点,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力,在航天、深海、能源、交通、国防军工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硬核”科研成果,有力推动我国科技实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彰显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国家队”的卓越实力。去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专题部署,大力支持国有企业加强原创技术供给,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建设科技人才高地,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创技术策源地,必将极大强化国有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实践证明,科技创新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动力之源。新征程上,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力,一是要坚持“四个面向”,加强顶层设计,打造内引外联、跨界融合的创新联合体,构建更加系统、完备高效的创新体系;二是要主动拥抱新技术,以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绿色低碳转型为方向,推动传统产业“换核、强芯、赋智、融合”,加快产业基础再造提升、产业链条优化升级,主动拥抱“绿色革命”、全面发展“绿色产业”、积极践行“双碳”行动,拓宽市场竞争的“护城河”;三是要优化科技攻关激励机制,培养科技人才,优化创新生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注入更加强劲的源动力。

  第二,增强产业链条控制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要“加快构建市场竞争力强、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当前,企业间的竞争正在逐步从产品竞争升级为产业链条竞争,这就要求国有企业通过提升产业链条控制力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抢占新的发展高地。

  近年来,国有企业强力推进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积极培育布局战略性、前瞻性新兴产业,加快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在巩固传统优势的同时形成了一批具有重大变革意义的实践成果。以中交集团为例,我们聚焦主业深度对接交通强国建设与城市更新行动,建设了港珠澳大桥、上海洋山港等一大批共和国战略工程,所属振华重工港机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常年居80%以上,智慧港航产业链链长建设取得了长足突破。

  实践证明,产业链条控制力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长久之计。新征程上,增强国有企业产业链条控制力,一是要着眼国家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求,源源不断提供质量更优、服务更好、人民群众满意度更高的产品,以更高水平服务保障党和国家重大战略;二是要突出主责主业、做精专业,集中精力把自身业务做精做细,成为细分行业的领导者,坚决退出非主业、非优势领域,将资源向传统优势领域倾斜,切实提升专业化能级,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三是要开展现代产业链“链长”行动,强化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产业布局,通过基础固链、技术补链、融合强链、优化塑链,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更好发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引领作用。

  第三,增强价值创造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做强做优做大的基础是竞争优势,保值增值的前提是价值创造,只有夯实价值创造能力,国有企业才能担负起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的重大使命。

  过去十年,国有企业聚焦价值创造,在稳定经济大盘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仅“十三五”期间,国有企业就累计上交税费17.6万亿,约占同期全国税收收入的1/4。截至2021年底,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59.3万亿元,比2012年底增长2.6倍,年均增长15.4%;累计实现增加值111.4万亿元,年均增长9%,超过GDP年均增速2.3个百分点。国有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数量从2012年的65家增长到96家,我们中交集团的排名更是从第216位跃升至第60位。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国有企业大而不强、快而不优,运营质效不高、发展根基不牢等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任重道远。

  实践证明,价值创造能力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立身之本。新征程上,增强国有企业价值创造力,一是要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高质量发展导向,加快从偏重规模和速度的粗放型增长转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率的集约型增长;二是要深刻把握国有企业的国民经济“稳定器”作用,坚持紧盯“两利四率”关键指标,强化成本管控,拓宽“资源—资产—资本”转化通道,全力实现“两增一控三提高”目标;三是要深刻把握国有企业的安全发展“压舱石”作用,坚持问题导向,增强系统思维,严防各类“灰犀牛”“黑天鹅”事件、严管非主业投资、严格预算管理,全面健全风险管理体系,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第四,增强体制机制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企业治理模式和经营机制,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市场竞争力、发展引领力。同样的人,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就可以形成不同的文化,产生差距巨大的结果,这就是机制的力量。对于企业而言,只有用国际化水平、市场化机制、专业化能力、区域化统筹、标准化管理、信息化支撑,持续推进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才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顶层设计、出台系列政策,以规范决策、提高效率、增强活力为重点,全面深化国企改革。坚决落实“两个一以贯之”,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公司治理各环节,企业党委(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完善。国有经济布局更加优化,市场化经营机制更加健全,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大幅提升,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实践证明,体制机制活力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强基之路。新征程上,增强体制机制活力,一是要加快建立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推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二是要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真正实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加快形成反应灵敏、运行高效、充满活力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三是要加快数字化管理变革,全面提升数字治理能力,全力推动公司管控由行政命令型向现代治理型转变,全面激发干事创业动力活力。

  第五,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这也是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是否需要企业家精神,一直以来有着各种杂音。其实,不管什么所有制、无论是国内国外,要想做好企业,都必须需要企业家精神。应该说,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对企业家精神要求更加迫切。这就要求国有企业的掌舵人,既要是讲政治的企业家,又要是管企业的政治家。两者貌似各自独立,其实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在本质上有机统一。离开业务讲政治,讲政治就是一句空话。离开政治讲业务,业务工作也就失去了灵魂。

  近年来,我们国有企业取得的一系列历史性成就,从高铁飞驰、巨轮远航,到“嫦娥揽月”、北斗组网,再到冬奥工程、川藏铁路,一个又一个超级工程的惊艳亮相,不仅在全社会树立了弘扬企业家精神的典范,也让国有企业成为了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实践证明,企业家精神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成事之要。新征程上,弘扬企业家精神,一是要心怀“国之大者”,要有爱国情怀,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引领企业当好践行国家战略的“国家队”;二是要勇于创新,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重视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本投入,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争当现代产业链链长;三是要有国际视野,提高国际规则把握能力、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国际风险防范能力,带动国有企业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实现更好发展。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号角。新征程上,我们将深刻把握国有企业的战略定位,心无旁骛谋发展,咬定目标创一流,以全面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实绩实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