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艾应邀出席于2022年12月22日下午在京举办的2022APEC中小企业工商论坛并在产教融合促进专精特新发展高校校长论坛上发表致辞演讲。
赵艾在致辞演讲中表示,加强产教融合,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是新时代新征程我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最近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强调,要加大力度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为新形势下加快产教融合,加快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明确了方向、增加了预期、稳定了信心。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扎实贯彻中央精神,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激发专精特新企业活力、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赵艾强调,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推动产教融合和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对于产教融合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方面努力,也做了大量工作推动这个领域和这项事业发展,并取得不少成绩,这都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和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究其深层原因,还是多年形成的体制机制制约没有从根本上理顺。因此,必须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破除制约产教融合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一是要理顺产教融合涉及的多方利益主体的责、权、利关系。加快建立政府与市场、社会协同机制,尽快形成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合力。二是加快解决制约产教融合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要统筹解决作为产教融合主体力量的企业追求经济效益与培养人才为目标的社会价值追求之间的矛盾;统筹解决产教融合的长周期、系统性、大投入的客观特性与地方政府经济指标考核体系之间的矛盾,使产教融合成为各级地方政府要素保障和支撑的优先选项。三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培养一大批适应市场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正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的,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一个非常现实而迫切的问题,就是要改革课程体系设计、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重构评价体系、打造双师型师资体系等等。实现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企业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赵艾指出,要加强协同配合抓落实,共同推促进产教融合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相关工作。党的二十大对推动产教融合和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发展已经作出部署。重要的在于抓落实。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从法治层面对“产教融合”作出安排,此前,2019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牵头出台了《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公布了一批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2021年12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19部委联合印发十四五中小企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培育100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都需要各方加强协同配合,特别是“政企校协研”多部门(行业)协同动作,共同推动落实。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已推出专精特新产业学院项目,为高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对内改革、对外服务,搭建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今年10月下旬,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研究。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和相关高校参与了这项研究,并将“产教融合背景下产业学院建设与探索”作为子课题一并研究,也是希望通过聚合全国高校和产业合作先进典型经验,发掘优秀案例,在面上推广。要充分发挥高校教育资源实力雄厚优势,推动产教融合,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发展,为建设国家现代化产业体系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为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动能新优势贡献力量。
论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共同主办,广东省产教融合促进会、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国创融合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承办,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万学教育科技集团、北京润尼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协办。有关政府机构、事业单位、高等院校负责人,中外专家学者,企业家等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在北京市和广东省深圳市两个会场同步出席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