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我会与重庆市中新示范项目管理局组织召开专家座谈会,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等进行研讨,并就“推动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高质量发展”课题进行评审。
我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艾出席座谈会并在小结发言时表示,此次专家座谈会既是各位专家对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认识和体会的交流会,也是对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在加快建设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与新加坡等RCEP国家深化务实合作等方面举足轻重重要地位和作用的研讨会。专家们各抒己见,分享了很有启发和价值的观点和认识。提出了非常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专家们认为,在中(国)新(加坡)各方,特别是重庆市7年多的努力下,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取得了沉甸甸、实打实的进展和成就。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高质量发展对于把重庆打造为我国西部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高地,拓宽对外开放领域、深化对外开放层次,带动西部地区全域加快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在世界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以前所未有方式展开、全球疫情对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严重冲击的背景下,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建设将现代服务贸易与产业变革紧密结合,对保持我国供应链与产业链的稳定和安全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深化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各领域务实合作,事关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局。
关于课题研究,专家们一致的看法是,《新发展格局下推动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梳理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和新任务,研究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上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高质量发展有较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是一份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对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高质量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中国发展改革报社社长徐强,国家发改委体制改革与管理研究所所长银温泉,重庆市中新示范项目管理局副局长孙熙勇,海南大学副校长傅国华,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卢渊,中国区域经济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副院长刘倩等专家出席座谈会并发言。
我会常务理事、公共政策研究部主任谌利民就“推动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具体内容做重点介绍,科研部主任南储鑫就课题立项、课题组织、资料整理、报告撰写等内容做了介绍。
座谈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我会副秘书长、中国经济体制体制改革杂志社社长潘治宏,我会外联部、科研部有关同志,重庆市中新示范项目管理局综合协调推进部、创新研究推进部、信息通信项目推进部、金融服务项目推进部、交通物流与航空产业项目推进部等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