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4日晚在上海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创开放繁荣的美好未来》的致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出席第五届进博会开幕式并宣布会议开幕,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主持开幕式。本届进博会共有14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84家。
我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艾应邀出席于7日上午在第五届进博会主场馆举办的第二届碳中和国际实践大会,并作题为“深化改革开放,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主题演讲。
赵艾讲到,中共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中国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这是中国政府经过深思熟虑,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事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事关中国式现代化,事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事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要毫不动摇、坚持不懈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这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
赵艾讲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首先必须积极。就是必须坚定不移,持续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从发展阶段和发展进程看,中国碳排放还处在增长阶段。实现碳达峰只有7年多一点时间,从碳达峰目标到碳中和目标之间只有30年的时间,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因此必须坚定不移,积极推进。重点是“六个”积极。一是积极推动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有关部署落实。二是积极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三是积极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四是积极推进建筑、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五是积极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六是积极推进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此外,要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农业、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等。
赵艾讲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还必须稳妥。就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的进程和力度,统筹考虑,有序推进。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进程,实属不易。这是一场硬仗,是一项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必须立足客观实际,既要积极,更要稳妥。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发展和减排,降碳和安全,破和立,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等多方面多维度关系。不能因为强调减少碳排放就不发展、放慢发展或牺牲发展。减排不是减生产力,也不是不排放,而是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不能为大幅压指标而搞“碳冲锋”,运动式“减碳”,简单粗暴“一刀切”。
赵艾强调,积极稳妥碳达峰碳中和必须靠改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影响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意味着全面重塑我国的经济结构、能源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因此,“双碳”不再是气候变化问题,也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触及权力利益格局调整的体制机制改革问题。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要先立后破。立和破都必须靠改革。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解决“双碳”问题的关键一招。要通过深化改革,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具体讲:一要把握好“先立后破”的改革方向。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构建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体系,提高绿色低碳发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二要把握好“先立后破”的改革着力点。改革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建立统一大市场,打破市场地域分割封锁。三要聚焦“先立后破”的改革重点任务,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深化市场与监管机制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构建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相适应的市场体系;深化相关立法进程和标准体系建设改革等等。
赵艾讲到,要通过高水平开放为碳达峰碳中和注入活力。中共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习近平主席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视频致辞中也强调,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必须始终走开放之路。一是加强国际合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使国际交流合作不断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二是加强对话交流,把握解决气候变化、“双碳”问题的国际话语权。让世界读懂并接受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三是加强磋商谈判,以积极的开放姿态参与全球气候谈判和国际规则制定。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深化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扎实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四是加强商务往来,共享市场商机。中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全球企业,尤其跨国公司提供了巨大商机。首先是引进与开发低碳、零碳、负碳先进技术的商机;其次是绿色低碳贸易与投资的商机;再次是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商机。
第二届碳中和国际实践大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丝绸之路城市联盟、中国欧盟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与会嘉宾围绕新形势下的中国“双碳”之路和国际合作等议题展开交流探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欧盟协会副会长宋敬武代表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欧盟协会会长刘奇葆,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经社理事会常务理事孔泉,世界贸易组织前副总干事、商务部原副部长易小准,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赵鹏高,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依滨,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原司长任树本,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首任秘书长王思强,以及意大利前总理达莱马、德国前国防部长沙尔平、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等发表致辞或演讲。有关单位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跨国公司负责人等也在相关环节演讲或发言。
会议期间,围绕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赵艾还接受了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采访。在沪期间,赵艾还应邀到访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与该会副会长、上海办事处主任王洪江就合作事宜进行了交流并达成初步共识。我会科研部主任南储鑫陪同参加上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