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科研成果 > 研究报告

07年“两会”调查报告

时间:2021-07-24 00:59

 

07年“两会”调查报告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众意见调查部

  全国“两会”结束后的3月17和18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众意见研究中心同时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福州、武汉、长沙、南昌、重庆、成都、合肥、南京、昆明、贵阳、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哈尔滨、沈阳、呼和浩特、南宁、郑州、济南共23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对1332名居民进行了街头拦截调查。调查结果按照全国的人口结构进行了加权。本调查结论不具备推导性。
一、大部分市民关注两会
根据对调查数据的分析,82.5%的市民知道刚刚开完两会。在知道两会的市民中,15.3%的人对两会很关注,35.9%的市民比较关注,34.5%的市民对两会的关注程度一般,12.2%的市民对两会不太关注,2.1%的市民对两会很不关注。
在知道两会的市民中,5%的市民对两会的情况非常了解,41.6%的市民对两会基本了解,36.7%的市民对两会了解程度一般,15.3%的市民对两会基本不了解,1.4%的市民对两会非常不了解。
在市民中,3.2%的人阅读过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29%的人阅读过政府工作报告的大部分内容,53.1%的人阅读过小部分内容,14.7%的人完全没有看过。
二、市民对本次“两会”给予了高度评价
1、95%以上的市民积极评价温家宝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温家宝总理在人大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95%以上的市民赞同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2006年政府工作的总结,认同总理对我国当前形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支持2007年政府工作目标,以及工作思路、政策方针和具体措施。
2、两会代表基本上反映了民众意见
对两会的情况有所了解的市民中67.96%认为本省的两会代表提出的议案以及他们在重大问题上的投票代表了市民的意见。这说明市民对两会代表的表现基本上是满意的。不过,还有32.04%的市民认为两会代表表现一般,甚至不代表市民的意见。
3、两会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对两会情况有所了解的市民中72.34%认为两会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其中,19.46%的市民认为两会的成果很大,52.88%认为两会的成果较大。不过,还有23.7%的市民认为两会成果一般,3.96%的市民认为两会成果较小。
三、市民对2006年政府工作有褒有贬,相对来看肯定多于否定
我们在调查中请23个城市的市民在25个方面对政府2006年的工作进行评价。其中,在国际形象、三农问题、经济形势等3个方面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好转,教育状况、法制建设、社会保障和救助水平、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公民权利保障、司法公正程度、城市交通情况、社会治安状况、生产安全、医疗卫生服务等10个方面有了相当程度的好转,在媒体公信度、社会诚信度、药品和食品安全等3个方面有了一定的好转,干群关系、环境污染状况、城乡差距、个人挣钱机会等4个方面好转程度不大。
市民认为收入差距在2006年进一步拉大,物价有所提高,腐败程度日益严重,住房状况恶化,个人择业和就业机会减少。应该说这5个问题是目前我国社会面临的最大问题。
四、“两会”后市民对未来1年的预期和希望普遍提升
1、“两会”后市民普遍认为自己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地位在未来1年中会提高
73.02%的市民两会后对未来的信心有所不同程度的增强,其中17.07%的市民信心大幅度增加,55.95%的市民信心略微增加。另外26.99%的市民对未来的信心没有变化或略有降低。
具体来看,居民信心增加幅度最大的是未来1年自己的经济地位会上升(占54.47%),其次是社会地位的提高(占43.01%),再就是对未来政治地位上升的信心(25.94%的市民认为未来1年政治地位会提高)。与自己的经济、社会、政治地位明显提高对比,极少有人会认为自己的地位会下降。这说明两会后给市民带来了更多地希望。
2、“两会”后市民普遍认为主要社会问题在未来1年中会得到相当程度的改善
从信心水平来看,市民对2007年最有信心的是国际形象、经济形势、三农问题,与2006年基本相同,只是结构上略有变化。市民认为教育状况、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法制建设、社会保障和救助水平、公民权利保障、社会治安状况、司法公正程度、生产安全、城市交通情况、药品和食品安全、医疗卫生服务等11个方面情况会有较大幅度好转;同时,社会诚信度、媒体公信度、环境污染状况、个人挣钱机会、干群关系、城乡差距、个人择业和就业机会、住房状况、物价等9个方面2007年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好转。
市民认为收入差距和腐败程度在2007年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
从调查数据来看,腐败、收入差距、物价、住房、就业、城乡差距、干群关系、个人挣钱机会、环境污染、媒体公信力是公众关心的十大问题,也应该成为2007年政府工作的重点。
3、“两会”对市民信心的影响
比较市民对2006年我国社会经济形势变化的评价以及他们对2007年形势走向的估计,可以监测“两会”对市民信心的影响程度。总体来看,我们发现市民认为2007年形势好转的比例(减去认为恶化的比例,平均为40.1%)比2006年(21.13%)高了近一倍。这说明“两会”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市民对未来的信心。
从25个主要社会问题的分项分析来看,“两会”对市民信心的影响幅度最大的5个社会问题是物价、住房状况、环境污染状况、收入差距,以及药品和食品安全,影响幅度均达到30%左右,相比之下,“两会”对市民信心的影响幅度最小的5个社会问题是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三农”问题、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水平、经济形势和法制建设,影响幅度都低于10%。
五、基本结论
1、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获得了市民普遍的关注和很高的评价,同时普遍提高了市民对未来1年的期望和信心
2、相对于对政府(政府工作报告)获得的高评价而言,人大代表获得的评价有较大幅度(17%)的差距,如何继续提高两会代表在两会中的作用,仍然是以后的两会所面临的问题。
3、至少从城市居民的角度来看,公众关心的十大问题是腐败、收入差距、物价、住房、就业、城乡差距、干群关系、个人挣钱机会、环境污染和媒体公信力。这与媒体所关注的所谓“三座大山”即教育问题、住房问题和医疗问题有相当大的错位。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众意见调查部
娄健 冯楚军
2007年3月26日

07年“两会”调查报告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众意见调查部

  全国“两会”结束后的3月17和18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众意见研究中心同时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福州、武汉、长沙、南昌、重庆、成都、合肥、南京、昆明、贵阳、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哈尔滨、沈阳、呼和浩特、南宁、郑州、济南共23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对1332名居民进行了街头拦截调查。调查结果按照全国的人口结构进行了加权。本调查结论不具备推导性。
一、大部分市民关注两会
根据对调查数据的分析,82.5%的市民知道刚刚开完两会。在知道两会的市民中,15.3%的人对两会很关注,35.9%的市民比较关注,34.5%的市民对两会的关注程度一般,12.2%的市民对两会不太关注,2.1%的市民对两会很不关注。
在知道两会的市民中,5%的市民对两会的情况非常了解,41.6%的市民对两会基本了解,36.7%的市民对两会了解程度一般,15.3%的市民对两会基本不了解,1.4%的市民对两会非常不了解。
在市民中,3.2%的人阅读过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29%的人阅读过政府工作报告的大部分内容,53.1%的人阅读过小部分内容,14.7%的人完全没有看过。
二、市民对本次“两会”给予了高度评价
1、95%以上的市民积极评价温家宝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温家宝总理在人大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95%以上的市民赞同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2006年政府工作的总结,认同总理对我国当前形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支持2007年政府工作目标,以及工作思路、政策方针和具体措施。
2、两会代表基本上反映了民众意见
对两会的情况有所了解的市民中67.96%认为本省的两会代表提出的议案以及他们在重大问题上的投票代表了市民的意见。这说明市民对两会代表的表现基本上是满意的。不过,还有32.04%的市民认为两会代表表现一般,甚至不代表市民的意见。
3、两会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对两会情况有所了解的市民中72.34%认为两会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其中,19.46%的市民认为两会的成果很大,52.88%认为两会的成果较大。不过,还有23.7%的市民认为两会成果一般,3.96%的市民认为两会成果较小。
三、市民对2006年政府工作有褒有贬,相对来看肯定多于否定
我们在调查中请23个城市的市民在25个方面对政府2006年的工作进行评价。其中,在国际形象、三农问题、经济形势等3个方面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好转,教育状况、法制建设、社会保障和救助水平、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公民权利保障、司法公正程度、城市交通情况、社会治安状况、生产安全、医疗卫生服务等10个方面有了相当程度的好转,在媒体公信度、社会诚信度、药品和食品安全等3个方面有了一定的好转,干群关系、环境污染状况、城乡差距、个人挣钱机会等4个方面好转程度不大。
市民认为收入差距在2006年进一步拉大,物价有所提高,腐败程度日益严重,住房状况恶化,个人择业和就业机会减少。应该说这5个问题是目前我国社会面临的最大问题。
四、“两会”后市民对未来1年的预期和希望普遍提升
1、“两会”后市民普遍认为自己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地位在未来1年中会提高
73.02%的市民两会后对未来的信心有所不同程度的增强,其中17.07%的市民信心大幅度增加,55.95%的市民信心略微增加。另外26.99%的市民对未来的信心没有变化或略有降低。
具体来看,居民信心增加幅度最大的是未来1年自己的经济地位会上升(占54.47%),其次是社会地位的提高(占43.01%),再就是对未来政治地位上升的信心(25.94%的市民认为未来1年政治地位会提高)。与自己的经济、社会、政治地位明显提高对比,极少有人会认为自己的地位会下降。这说明两会后给市民带来了更多地希望。
2、“两会”后市民普遍认为主要社会问题在未来1年中会得到相当程度的改善
从信心水平来看,市民对2007年最有信心的是国际形象、经济形势、三农问题,与2006年基本相同,只是结构上略有变化。市民认为教育状况、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法制建设、社会保障和救助水平、公民权利保障、社会治安状况、司法公正程度、生产安全、城市交通情况、药品和食品安全、医疗卫生服务等11个方面情况会有较大幅度好转;同时,社会诚信度、媒体公信度、环境污染状况、个人挣钱机会、干群关系、城乡差距、个人择业和就业机会、住房状况、物价等9个方面2007年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好转。
市民认为收入差距和腐败程度在2007年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
从调查数据来看,腐败、收入差距、物价、住房、就业、城乡差距、干群关系、个人挣钱机会、环境污染、媒体公信力是公众关心的十大问题,也应该成为2007年政府工作的重点。
3、“两会”对市民信心的影响
比较市民对2006年我国社会经济形势变化的评价以及他们对2007年形势走向的估计,可以监测“两会”对市民信心的影响程度。总体来看,我们发现市民认为2007年形势好转的比例(减去认为恶化的比例,平均为40.1%)比2006年(21.13%)高了近一倍。这说明“两会”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市民对未来的信心。
从25个主要社会问题的分项分析来看,“两会”对市民信心的影响幅度最大的5个社会问题是物价、住房状况、环境污染状况、收入差距,以及药品和食品安全,影响幅度均达到30%左右,相比之下,“两会”对市民信心的影响幅度最小的5个社会问题是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三农”问题、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水平、经济形势和法制建设,影响幅度都低于10%。
五、基本结论
1、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获得了市民普遍的关注和很高的评价,同时普遍提高了市民对未来1年的期望和信心
2、相对于对政府(政府工作报告)获得的高评价而言,人大代表获得的评价有较大幅度(17%)的差距,如何继续提高两会代表在两会中的作用,仍然是以后的两会所面临的问题。
3、至少从城市居民的角度来看,公众关心的十大问题是腐败、收入差距、物价、住房、就业、城乡差距、干群关系、个人挣钱机会、环境污染和媒体公信力。这与媒体所关注的所谓“三座大山”即教育问题、住房问题和医疗问题有相当大的错位。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众意见调查部
娄健 冯楚军
2007年3月26日

07年“两会”调查报告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众意见调查部

  全国“两会”结束后的3月17和18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众意见研究中心同时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福州、武汉、长沙、南昌、重庆、成都、合肥、南京、昆明、贵阳、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哈尔滨、沈阳、呼和浩特、南宁、郑州、济南共23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对1332名居民进行了街头拦截调查。调查结果按照全国的人口结构进行了加权。本调查结论不具备推导性。
一、大部分市民关注两会
根据对调查数据的分析,82.5%的市民知道刚刚开完两会。在知道两会的市民中,15.3%的人对两会很关注,35.9%的市民比较关注,34.5%的市民对两会的关注程度一般,12.2%的市民对两会不太关注,2.1%的市民对两会很不关注。
在知道两会的市民中,5%的市民对两会的情况非常了解,41.6%的市民对两会基本了解,36.7%的市民对两会了解程度一般,15.3%的市民对两会基本不了解,1.4%的市民对两会非常不了解。
在市民中,3.2%的人阅读过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29%的人阅读过政府工作报告的大部分内容,53.1%的人阅读过小部分内容,14.7%的人完全没有看过。
二、市民对本次“两会”给予了高度评价
1、95%以上的市民积极评价温家宝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温家宝总理在人大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95%以上的市民赞同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2006年政府工作的总结,认同总理对我国当前形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支持2007年政府工作目标,以及工作思路、政策方针和具体措施。
2、两会代表基本上反映了民众意见
对两会的情况有所了解的市民中67.96%认为本省的两会代表提出的议案以及他们在重大问题上的投票代表了市民的意见。这说明市民对两会代表的表现基本上是满意的。不过,还有32.04%的市民认为两会代表表现一般,甚至不代表市民的意见。
3、两会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对两会情况有所了解的市民中72.34%认为两会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其中,19.46%的市民认为两会的成果很大,52.88%认为两会的成果较大。不过,还有23.7%的市民认为两会成果一般,3.96%的市民认为两会成果较小。
三、市民对2006年政府工作有褒有贬,相对来看肯定多于否定
我们在调查中请23个城市的市民在25个方面对政府2006年的工作进行评价。其中,在国际形象、三农问题、经济形势等3个方面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好转,教育状况、法制建设、社会保障和救助水平、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公民权利保障、司法公正程度、城市交通情况、社会治安状况、生产安全、医疗卫生服务等10个方面有了相当程度的好转,在媒体公信度、社会诚信度、药品和食品安全等3个方面有了一定的好转,干群关系、环境污染状况、城乡差距、个人挣钱机会等4个方面好转程度不大。
市民认为收入差距在2006年进一步拉大,物价有所提高,腐败程度日益严重,住房状况恶化,个人择业和就业机会减少。应该说这5个问题是目前我国社会面临的最大问题。
四、“两会”后市民对未来1年的预期和希望普遍提升
1、“两会”后市民普遍认为自己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地位在未来1年中会提高
73.02%的市民两会后对未来的信心有所不同程度的增强,其中17.07%的市民信心大幅度增加,55.95%的市民信心略微增加。另外26.99%的市民对未来的信心没有变化或略有降低。
具体来看,居民信心增加幅度最大的是未来1年自己的经济地位会上升(占54.47%),其次是社会地位的提高(占43.01%),再就是对未来政治地位上升的信心(25.94%的市民认为未来1年政治地位会提高)。与自己的经济、社会、政治地位明显提高对比,极少有人会认为自己的地位会下降。这说明两会后给市民带来了更多地希望。
2、“两会”后市民普遍认为主要社会问题在未来1年中会得到相当程度的改善
从信心水平来看,市民对2007年最有信心的是国际形象、经济形势、三农问题,与2006年基本相同,只是结构上略有变化。市民认为教育状况、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法制建设、社会保障和救助水平、公民权利保障、社会治安状况、司法公正程度、生产安全、城市交通情况、药品和食品安全、医疗卫生服务等11个方面情况会有较大幅度好转;同时,社会诚信度、媒体公信度、环境污染状况、个人挣钱机会、干群关系、城乡差距、个人择业和就业机会、住房状况、物价等9个方面2007年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好转。
市民认为收入差距和腐败程度在2007年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
从调查数据来看,腐败、收入差距、物价、住房、就业、城乡差距、干群关系、个人挣钱机会、环境污染、媒体公信力是公众关心的十大问题,也应该成为2007年政府工作的重点。
3、“两会”对市民信心的影响
比较市民对2006年我国社会经济形势变化的评价以及他们对2007年形势走向的估计,可以监测“两会”对市民信心的影响程度。总体来看,我们发现市民认为2007年形势好转的比例(减去认为恶化的比例,平均为40.1%)比2006年(21.13%)高了近一倍。这说明“两会”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市民对未来的信心。
从25个主要社会问题的分项分析来看,“两会”对市民信心的影响幅度最大的5个社会问题是物价、住房状况、环境污染状况、收入差距,以及药品和食品安全,影响幅度均达到30%左右,相比之下,“两会”对市民信心的影响幅度最小的5个社会问题是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三农”问题、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水平、经济形势和法制建设,影响幅度都低于10%。
五、基本结论
1、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获得了市民普遍的关注和很高的评价,同时普遍提高了市民对未来1年的期望和信心
2、相对于对政府(政府工作报告)获得的高评价而言,人大代表获得的评价有较大幅度(17%)的差距,如何继续提高两会代表在两会中的作用,仍然是以后的两会所面临的问题。
3、至少从城市居民的角度来看,公众关心的十大问题是腐败、收入差距、物价、住房、就业、城乡差距、干群关系、个人挣钱机会、环境污染和媒体公信力。这与媒体所关注的所谓“三座大山”即教育问题、住房问题和医疗问题有相当大的错位。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众意见调查部
娄健 冯楚军
2007年3月26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