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2020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在广州开幕。习近平主席专门发来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在京通过视频连线出席开幕式,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发表演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演讲。彭森会长出席在21日举行的2020“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以“疫后全球经济服务大合作”为主题的午餐专题对话会并发表演讲。
彭森认为,疫情以来,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世界经济的复苏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十四五’即将开始的时候,中国的关键就是眼睛向内、凝神聚力,就是发展、改革和开放。
预计中国今年GDP增速2%以上,明年恢复7%到8%
“疫情全球肆虐,最基本的人权就是生命财产权。”彭森说,在重大危机面前,没有人能独善其身,必须依靠团结合作,对于中国而言,中国尽其所能为国际社会提供援助。
他用一系列数字进一步解释,截至10月20日,中国已向150个国家和7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出口口罩1790多亿只、防护服17.3亿件、检测试剂盒5.43亿人份,并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新冠疫情大流行让世界不稳定因素增多,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衰退,全球贸易量、投资量大幅下降,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因为非经济因素中断受阻,进一步加剧世界经济的风险。疫情造成全球直接经济损失数以十万亿美元计,虽然三季度有反弹迹象,但全年全球预计下滑5%左右,全球1.4亿人陷入饥饿和极端贫困。中国在抗击疫情同时,出台了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等政策,经历一季度经济-6.8%之后,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预计增长恢复到6%左右。
他预计,中国今年全年GDP增速在2%以上,明年恢复7%到8%,实现深V反转,中国也成为疫情爆发以来第一个实现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与此同时中国的对外贸易也不断提速。一系列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活力。
解读“双循环”:国际国内需求呈现“此消彼长”态势,预计未来十年中国进口额有望超22万亿元,通过内循环带动世界经济发展
前不久闭幕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从明年起,中国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彭森指出,中国将面临大变局、经受大考验、促进大合作,凝神聚力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继续发展、改革、开放。面对新形势,中国提出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尊重规律、实事求是的重大战略举措。
彭森解释,随着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国内需求潜力则是不断释放的态势,二者客观上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已经在向国内发展的路子转变,而且基本顺畅。“要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通过内循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增添动力,进而带动世界经济的复苏。”
同时,他认为也要看到,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要以国内发展为主体,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局面。“这也意味着,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给其他国家提供市场的机会更加广阔。预计未来10年,中国累计进口额有望超过22万亿元,中国的发展将继续成为全球增长的重要引擎。”他认为,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用市场化改革的思路和方法破解当前发展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在产权制度、市场准入清单制度迈出新的改革步伐;继续放宽市场准入限制,进一步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实现高水平的制度供给,深度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修复产业链:对国际产业链的不信任感阻碍全球经济复苏,盼疫情给人类带来反思,重构国际经济秩序
“近年来,逆全球化浪潮暗流涌动,其实不仅对中美关系,对全球供应链、价值链和经济稳定也带来了冲击。”彭森说。谈及疫情和逆全球化对产业链造成的冲击,世界该如何再造新的产业链合作,彭森坦言,产业链是全球化产品,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将各国经济联系在一起。疫情爆发以来,包括近年逆全球化浪潮的影响,对于产业链造成了很大冲击,更重要的是让人们对依靠国际产业链产生了不信任感,这对于全球经济复苏是很大的问题。
他以华为为例,作为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由于政治因素导致其无法得到重要供货,打断了高科技产品的产业链。“原来华为最好的5G产品是在全球93家大跨国公司提供一流技术产品的基础上生产的,没有了供应链的保证,华为还是华为吗?产品是否还能保证是一流产品?”他发问。
这一问或许很难回答,但彭森坦言,希望于通过疫情给人类带来的反思,进一步促进国际经济秩序的完善和重建,把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完善起来。
德国联邦议院议长朔伊布勒,日本众议院前议长、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会长河野洋平,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于洪君也出席此次对话,国创会副会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主持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