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聚焦改革 > 对外开放

“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趋势分析

时间:2021-07-24 01:39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我国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和重要转折的历史时期。从发展阶段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阶段,工业化发展进入后期,竞争优势亟须重塑,需求结构升级调整,生态文明建设亟须继续攻坚;从改革进程看,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最后攻坚阶段,一些重大基础性改革步伐将加快,改革力度将加大;从对外开放角度看,“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将向纵深发展,我国将在斗争中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和号召力。无论从发展改革还是从对外开放看,“十四五”时期我国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但总体来说,我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未变,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十四五”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由中高收入国家迈进高收入国家,由高速增长全面转向高质量发展,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转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将出现明显变化。

  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产业结构更加软化。“十四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将全面进入服务业主导阶段,产业结构更趋服务化。在这个阶段,不仅服务业自身在需求拉动和结构升级等因素推动下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而且在科技革命推动下,制造业的服务化趋势将继续加快。预计到“十四五”末期,服务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达到59%左右,服务业就业比重达到50%以上,服务业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和提供就业机会主力军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传统比较优势逐步丧失,新竞争优势亟须打造。“十四五”时期,随着人口红利逐步丧失,依靠劳动力低成本、资源过度开发和牺牲环境赢得竞争优势的要素驱动型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产业和经济发展急需在创新驱动引领下,突破一批制约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关键基础材料、关键成套装备等技术装备“卡脖子”问题,支撑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竞争链和供应链,重塑和加快形成产业与经济发展新优势,发展壮大新动能,加快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

  消费需求结构进入升级调整阶段。目前,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0万亿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十四五”时期,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快速提升,消费需求将加快升级调整。这种升级调整表现在结构上,高质量生产资料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需求空间巨大,发展前景广阔,生存型消费逐渐转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消费者用于发展型、享受型支出比重逐步提高,对品质、品牌、高质量服务的需求不断上升;在消费理念上,将更注重消费的健康、环保、绿色、安全;在消费方式上,智能消费、数字消费、智能支付、智能购物成为主流,时尚、品质、节能、智能等升级类产品愈加受到青睐,消费市场朝着品质化、品牌化、定制化等高端方向升级的步伐持续加快。

  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攻坚阶段。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社会各界关于严格环保标准、加强生态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十四五”时期将进入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爬坡期,环境经济政策将紧密结合环境质量改善做进一步调整,国家环境质量目标管理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环保执法更趋严格。全社会将由此进入以提高环境质量和促进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系统解决水、大气、土壤、固体废弃物、生态等领域的存量问题,系统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新阶段。

  “十四五”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新时期

  “十四五”时期,以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促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紧迫,全面深化改革将再次提速,国资国企、金融、土地等重大基础性改革步伐有望加快,束缚市场活力和阻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障碍将从根本上逐步清除。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关键时期。“十四五”期间,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进入补短板、强弱项的关键时期。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指导下,改革的重点将过渡到加快弥补我国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短板、质量短板、品牌短板、环境短板和民生短板,扩大和增加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放管服”改革进入深化时期。“十四五”时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放管服”改革将全面深化,简政放权将走向精准化、协同化和实效化,商事制度将更加市场化、便利化,监管方式与手段将更加科学化、综合化和智能化,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投资环境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强的“放管服”体制机制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市场化交易活动的行政成本将大幅度降低。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进入攻坚时期。按照新近出台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十四五”时期,我国要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加速要素市场化配置进程。对于劳动力要素,改革重点是逐步分城市类别放开户籍管制,促进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对于资本要素,改革重点是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制度,积极稳妥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技术要素,改革重点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大知识产权激励力度,提高知识技术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对于土地要素,改革重点是加快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增强土地管理灵活性,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国资国企改革进入收官时期。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十四五”时期,国资国企改革的重点是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和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科技、国防、安全等领域,服务国家战略目标,履行国家使命;积极稳妥分层分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规范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健全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聚焦主责主业,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

  “十四五”对外开放出现新变化

  当前,尽管国际上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但我国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既定方针不会变。进入“十四五”时期,在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服务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我国对外开放将出现新的重要变化。

  对外开放的内容将更加全面。“十四五”时期,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将进一步扩大支柱产业、资本技术密集产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开放,让开放引入外部资源竞争压力,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和产业素质的提高。

  对外开放的布局将更加完善。沿海地区将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上海自贸区“扩区”,海南全岛建自贸区,在此基础上分阶段、分步骤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加大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力度,改变我国对外开放东快西慢、沿海强内陆弱的区域格局,逐步形成沿海内陆分工协作、互动发展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对外开放的方式将更加多样。进入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不仅要积极“引进来”,着力提高引资质量,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而且要主动“走出去”,积极稳妥地推动对外投资、国际产能合作和国际工程承包,在双向开放过程中实现对外开放的高质量发展。

  参与全球竞争的市场主体将全面升级。我国在从经贸大国走向经贸强国的道路上,需要一批像华为这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公司支撑。因此,在“十四五”新一轮对外开放中,我国将高度重视中资跨国公司的培育,加快对外投资体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培养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竞争参与主体。

  继续加快营造互利共赢对外开放的国际环境。“十四五”时期,我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在规则制定中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同时,我国将以周边国家为重点,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区域合作,稳步推进有关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安排谈判,形成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

Baidu
map